盘点历史上的“景”皇帝,除了汉景帝,你还知道哪一位?
在历史上 ,历史“景”作为谥法中的皇帝还知美谥,其中的除汉一种解释为“布义行刚”,何谓布义行刚?按照字面来解释 ,景帝就是道位以果断的举措来布施仁义 。由此,景一般被谥为景皇帝的盘点,也都是历史有为之君 。以下,皇帝还知就让我们一起盘点一下历史上的除汉“景”皇帝 。
一 、景帝汉景帝
刘启(前188年-前141年),道位即汉景帝,景姓刘 ,名启,其父为汉文帝刘恒,其母为孝文窦皇后窦氏(即窦太后)。中国西汉第六位皇帝 。公元前157年,汉文帝去世后,刘启登基称帝 。即位后 ,刘启采纳晁错“削藩”的建议,削夺各诸侯王的封地,这引发了 “七国之乱” 。对此,刘启杀掉晁错企图平息叛乱无果 ,又任命周亚夫为将 ,历时三个月而平定叛乱。
平定“七国之乱”后,刘启乘势下令“诸侯王不得复治国,天子为置吏”。在此基础上,刘启采用与民休息的策略,重农抑商 ,轻徭薄赋,振兴文教 ,略修礼仪。同时,刘启还采取“南抚劲越 ,北和强胡”策略 ,继续与匈奴和亲,对南越安抚 ,注重积极防御,在匈奴接壤地区设立关市,和匈奴贸易 。凡此种种 ,为儿子刘彻的“汉武盛世”奠定了基础 ,完成了从文帝到武帝的过渡。
公元前141年 ,刘启病死于长安未央宫,享年48岁。葬于阳陵(在今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正阳乡张家湾村北),谥号“孝景皇帝”。
二 、吴景帝
吴景帝孙休(235年-264年9月3日) ,字子烈,吴大帝孙权第六子 ,东吴第三位皇帝(258年11月30日–264年9月3日在位) 。孙休十八岁时,受封为琅琊王。太平三年(258年),孙綝发动兵变,罢黜孙亮为会稽王,迎立孙休为帝 ,孙休三让而受 ,改元永安 。
孙休登基后,封孙綝为丞相 。孙綝权倾朝野 ,孙休与张布 、丁奉合谋 ,遂除孙綝。孙休在位期间,颁布良制 ,嘉惠百姓 ,促进了东吴的繁荣 。孙休好文,即位后于永安元年创建国学,设太学博士制度,诏立五经博士 ,为南京太学之滥觞 ,韦昭为首任博士祭酒。永安七年七月癸未日(264年9月3日),孙休去世,谥号景皇帝,葬于定陵 。
三、明景帝
朱祁钰(1428年-1457年) ,史称明景帝 、景泰帝、明代宗。明宣宗朱瞻基次子 ,明英宗朱祁镇的弟弟 ,母为贤妃吴氏,明朝第七位皇帝。朱祁钰于明英宗朱祁镇即位后获封郕王,正统十四年(1449年)八月十五日,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被蒙古瓦剌部骑兵俘获,事出突然 ,朱祁钰临危受命监国并于九月初六日登基,次年改为景泰元年,遥尊朱祁镇为太上皇 。
朱祁钰即位后 ,任用贤能、励精图治,先是通过北京保卫战使明王朝转危为安 ,继而发展经济,赈济灾民 、安抚流民,安定社会 。由此 ,和兄长明英宗朱祁镇比起来 ,朱祁钰是一位非常有作为的君主 。不过 ,到了景泰八年(1457年)一月 ,朱祁钰病危 ,武清侯石亨 、副都御史徐有贞等迎明英宗复位,十七日清晨夺门复位。史称“夺门之变” 。
明英宗复位后 ,朱祁钰被降为郕王,软禁在西苑,于景泰八年(1457年)二月十九日崩于西苑 。一开始 ,明英宗废其帝号 ,赐谥号为“戾”,称“郕戾王” 。这是一个恶谥 ,表示朱祁钰终身为恶。不过,到了成化十一年(1475)十二月,明宪宗下诏恢复朱祁钰帝号 ,定谥号为“恭仁康定景皇帝” ,并下令按帝陵的规格修饰陵寝。
四 、清景帝
爱新觉罗·载湉(1871年8月14日—1908年11月14日),清朝第十一位皇帝,其父为道光帝第七子醇亲王奕譞,其母为叶赫那拉·婉贞(慈禧太后之妹) 。同治十三年(1875年) ,同治帝病死 ,4岁的载湉被慈禧太后立为皇帝,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,也即光绪长期是一位傀儡皇帝。
光绪二十年(1894年),中日甲午战争爆发后,光绪帝载湉主张抵抗 。光绪二十三年(1897年)11月 ,光绪帝载湉力排众议,启用康有为、梁启超等进行“戊戌变法” ,不过这场变法很快就以失败而告终。同年9月 ,慈禧太后将光绪帝囚禁 。
光绪二十六年(1900年),八国联军逼近北京时 ,光绪帝载湉被慈禧挟逃亡西安。光绪三十四年(1908年)11月14日暴死于宫中 ,终年38岁。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,庙号德宗。葬清西陵之崇陵 。